前言
河南航投飞宇航空基地一日游(299元),本期文章含有视频,请坐和放宽,我们出发~
[c-alert type="warning"]提示:若视频未显示可以刷新页面以显示。[/c-alert]
出发
早晨6:45,我们集体在校用餐完毕后在行政楼前广场集合。这场研学由青苹果旅游集团承办,因此来了一堆外校的教官和导师。
我们按照车辆分组,我们班所在的车是10号车,分到了一组教官和导师。
不得不说现场真的超级乱,老师们一直整顿到7点20才出发。
去途
忽然觉得外出最享受的时刻是去途。在大巴车上,我听着导师滔滔不绝地介绍安全事项和今天的行程,满怀期待地想象着研学的过程得有多美...
初来乍到
下车,集合完毕后,老师们便把我们领入了航空基地。这是一个占地面积有我们学校操场三倍的室内场地,刚步入大门,映入眼帘的是空中的一套庞大的滑轨直升机模拟器,以及一个大水池,里面泡着一个汽车,估计是模拟汽车落水的吧((
教官和导师带着我们围绕整个场地逛了一圈,熟悉环境之后,我们就来到了一个舞台前,举行开营仪式。
(说实话,真的挺像小学生军训……)
讲座&开直升机
我们10号车的同学今天安排的第一个项目如果用一句话概括,那就是
直升机营救和海姆利克急救法学习,直升机驾驶体验。
我们集体在大门口的滑轨直升机模拟器前席地而坐,为首的教官先给我们传授了高空营救被困人员的知识,举了搭乘缆车被困
的例子,还邀请了一位同学上前为大家做演示,生动形象。之后的教学也帮我们回顾了海姆利克急救法。当然,也是有同学上前做演示的,不过我没录。
上前做海姆利克急救法演示的同学会被挑选出一组来体验开直升机,我很后悔没有主动上前演示,肠子都悔青了(bushi)。不过有一说一,飞宇航空公司做的仿真模型是真的仿真,这个巨大的滑轨式直升机模拟器不仅可以起飞降落,还可以前进、后退、左右旋转;甚至因为担心没有真实的扇叶会使模型显得很假,所以加入了大功率风扇,模拟出螺旋桨的噪音,极其真实。
机长模拟器
第二个项目是机长模拟器,该项目并无视频资料。
在项目的场地里有两个模拟器舱,看着很像飞船(迫真)。进去之后是飞机的驾驶室,前方和两侧都是全息的屏幕,分辨率奇高,就像在现实一样,但是仅限显示天空的场景时。一将视角移到地面,它那劣质的建模就原形毕露了。真是吕布骑草履虫
——白瞎了这么好的硬件
,也不知开发者什么时候能优化一下……
知识竞答
在举行开营仪式场地的墙上,排列着各种各样有关飞行器的知识。比如我国战斗机发展史
、2017年世界各国军事资金排名
等。这次的知识竞答,同学们被分为两队,规则是:
各自从各自墙上寻找内容来出题,并写到白板上;主持人向对方念题,各队分别派出5个人在10秒内前往对方墙上寻找答案。
九年级对八年级,出的什么题目我忘了,只记得八年级的同学们出的题很简单,九年级出的题十分刁钻。最后我们以2:1的比分战胜了八年级。
另:本场活动的主持人真的是一个控场能力超级牛的man,按捺不住想要写写他。他的言语表达极其流利,吐字极其清晰,在验证答案的时候他会像央视节目主持人一样,先抑后扬,让人心里发痒。
午饭
午饭真的是一个槽点。
我们是在基地的员工餐厅里用餐的,七八年级在一楼,九年级在二楼。刚上到二楼时,我看到了一张张旋转餐桌,以为我们吃的是“满汉全席”,最起码也得是个普通水席。正当心里暗爽之时,我定睛一看:桌子上放的居然是盒饭!
算了,谁让它只收299呢,盒饭就盒饭吧。
我们自己挑选好座位落座,但是不能吃饭:这个研学组织有他们自己的“餐前文化
”,我们需要完成后才可以吃饭。
“一粥一饭,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物力维艰;今我节约,几人保暖;凡我将士,珍物惜源。”
做完这形式主义后,我们才坐下开饭。
午饭是米饭
、小酥肉
、番茄鸡蛋
和鸡腿
,附加餐有银耳汤
和面包
。不得不说这鸡腿真的没有味道,别的菜还行,小酥肉是真【小】酥肉,肉块很小很小。
不过虽然伙食一般,但是这里的打餐老师的服务态度必须给个大大的赞:毫不吝啬,言语友好。
吃到最后,我拿着面包包装端详着,忽然发现背面有一行字:
保质期:3天;仅限本次航班使用。
好家伙合着给我们吃飞机餐呗~因此我们调侃了一句:
【航空研学】配航空餐,毫无违和感。
动态舱逃生体验
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飞宇航空公司生产的另一个高科技仿真设备——波音737模拟动态舱。它可以模拟出飞机起飞、气流颠簸、失事、迫降时的客舱体验。
同机长模拟器
的缺点——视频画质太低。不过这个舱的屏幕分辨率也低,属于一颗耗子屎坏了一锅粥。
这个舱的整体体验很真实,能够完整还原飞机起飞时的推背感和气流颠簸时的感觉。
静态舱逃生教学
顾名思义,静态舱就是不会动的仿真机舱。在这里有一位男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有关飞机座位靠前靠后的差别、飞机乘坐的注意事项以及飞机上出现意外的应对措施等,收获还算可以吧()
制作发动机
我们在一间教室里学习了发动机的历史,以及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——吴大观。
我们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电动涡扇发动机,老师指导着我们进行拆卸,了解发动机工作的原理。
应急逃生滑梯体验
最后一个设施是一个两层楼高的飞机机身,往外延伸出一个宽约2.5m的充气滑梯,据说这个是真的应急逃生滑梯,我也没去验证。飞机上应急逃生滑梯很贵,如果无缘无故开一次得赔10+w(包括了耽误航班的赔偿和手工返厂折叠费),因为这个滑梯是纯手工折叠的,并且用的是耐高温耐磨的材料,因此每次开启都得返厂进行折叠。
这里分享下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的视角:
总结
至此,本次研学的全部环节已进行完毕。回想一下,本次研学,我学习了从民航客机到歼-20战斗机的发展史,学会了客机出现意外时的应对措施,重温了海姆利克急救法,开阔了视野。
下午四点,启程返校,六点半到校。路上有美丽的晚霞,但是4GB的内存卡已经录满,没能捕捉到这一瞬间。
在吐槽要求严格的同时,我也思考了:我们生在这个时代,在课余能有丰富的研学活动可以报,相对于过去的人们不已经很幸福了吗?
但是过分的形式主义确实耽误了我们不少时间。总的来说,这次研学,不好,也不坏。
战利品:
参与讨论